太阳的温情比冰雪的冷酷更能让人脱下紧裹的棉衣;向前的引导比在后的驱赶更能让人享受到行动的收获和乐趣。学习兴趣、学习能力,是个个不无,人人具足的本能。这是被著名心理学家、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AH.马斯洛有关“自我实现”的研究证明了的。况且,外力和内动,哪个更具人性化,个性化,可持续化,不言自明。
老子说“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。今天,知识经济、人文经济的到来,需要具备更高的自主创造能力。
其实辛苦并非痛苦。如何在前引导,在后鼓励,进行“快乐式学习”、“体验式学习”,引发自觉探究、多维思考,从而实现主动学习、自主学习。这始终是我心中的,教育的中心。
上一课,我们去城北花山探访森林书法。出发前,师徒对着干,玩起了“对联接龙”游戏。师父先写一、二字,灵儿接续一、二字。灵儿乐开了。
点画是结体的局部,结体是组合的局部,组合又是整体的局部。任何局部,都要在整体中充分发挥作用,才能体现出局部的意义。我觉得,这种“对着干”的“接龙游戏”,可以锻炼临时的应变能力,积累多样的造型能力。更能够体会和锻炼章法的整体感。
师父一转身,灵儿就写了“月光千里”四字,于是鼓励灵儿索性写完了上联,这“白”字上方的较大空白,给师父预留了一个难题。师父对下联,调整了五、六张,才成了现在的结果。大家看看是否还可继续调整:
灵儿先写上联,师父对下联:
对着干,需要临时的应变能力,需要多样的造型能力。更能够体会和锻炼章法的整体感。灵儿知道下联比上联要难些,说也要体验一回下联的滋味: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