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、体系框架的重构
庄天明先生认为“篆刻应有二义:一者,以篆书为体之印章制作也;二者,非篆书(隶、楷、草、拼音等)书体的印章制作也。前者篆之义,乃指篆书之体;后者篆之义,乃指非篆类文字之印化。是故,前者谓篆书之体的印学,后者指其它书体之印学也。” 篆刻艺术固然不能随便离开传统,但我们毕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,这就要求我们的篆刻艺术创作不仅克服传统文化的历史惰性,而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,在溯本求源的同时更要面向未来,并以特有独到的艺术语言来体现当今时代的应变创造和主体精神。
他在审视和明辨传统的利弊得失的基础上重构他的创作,从而谋求突破既有的局限,并摸索出与之相应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技巧,并对篆刻艺术诸如技法的拓展、传统的再生以及现代性转型以及篆刻创作的多字体、多风格作了广泛的尝试和探索。
评论